在考核环节,品牌商对于合同物流服务商的KPL考核一般分为“安全”和“运作”两个部分,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由承运商负责。安全考核包括对于司机的培训与预演、车辆的合格率与维护、事故率等;运作考核主要包括:准时提货率、准时送货率、异常情况标准化处理率、回单及时率、客户投诉率。
新零售是什么?如何重构人、货、场?了终会带来什么样的效应?
“商贸+物流+信息化工具”的基调已形成,变化源自产品/服务需求端由内至外的传导,人(消费者)端的变化,是风暴的核心。消费者的需求,激发*靠近“人”的同城急配业务的快速发展;门店,作为消费的主场所,以及B2B供应链的客户端,随之成为竞相关注和改造的对象;门店订单结构的变化,进而要求后端仓库布局的匹配。
零售行业的合同物流现状
大型零售商自营城市配送的情况较多,并在业务相对成熟之后,尝试开放服务。第三方城市配送企业一般以区域型为主,通过标准化配送服务,将业务网络发展至全国各个城市。
网络覆盖能力是汽车行业合同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各物流企业通过在汽车生产基地及全国范围主要车辆销售地的仓库网络结构化布局,实现整车、零部件的及时供应。